中新網9月17日電 最近接連發生多起新能源汽車因電池遇水起火爆燃,導致部分地區電動汽車銷售遇阻。2018年9月16日,本著為行業提氣的初衷,在北京龐大新能源汽車充電中心舉行了國內首次“新能源電池浸水安全邀請賽”,出乎意料的是,這場比賽從頭至尾卻只來了一個參賽者順之航能源公司。不過他們展示的電池水浸不起火不爆燃的黑科技,的確讓圍觀者大飽眼福。專家指出,新能源電池不可以片面追求高能量密度而無視安全。
當天上午,在亦莊龐大新能源車充電中心的小廣場上,順之航能源公司的工程師在路人圍觀下,先是掀開新能源車電池箱的蓋子,向正在給5個100瓦車燈電珠供電的電池箱里潑下整盆清水,泡在水中的電池沒有出現起火現象,電珠依然發出耀眼強光。
隨后,工程師又將一個50公斤的電池模組放入大魚缸,點亮5個100瓦電珠后,緩緩倒入將近2大桶水,水面完全浸過電池組,電珠依然明亮,浸在水中的電池安然無恙地度過了2個小時,沒有任何著火爆燃跡象。
圍觀者無不驚訝,原來將電動汽車電池泡進水中都不會著火,“被雨淋、過積水、甚至泡在海水中,我們都做過大量測試,電池都不會著火。”順之航新能源公司加拿大籍首席科學家、原加拿大莫利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潘青海博士介紹,“坊間流傳新能源電池最怕遇水短路引發火災,這是誤解,新能源電池只要下功夫研發、嚴把質量關,即便遇水也根本不會起火爆燃。”
“近年來,有些企業片面追求長續航和能量密度提高,無法兼顧安全性,這是嚴重危害行業的短視做法。我堅持認為,長續航的安全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的基石,電池企業的研發思路中必須融入統籌兼顧的理念。我們這次在國內首次公開舉辦電池浸水安全賽,就是為了破除‘動力電池易著火’的誤解,為行業正名。同時,強調一個做電池的理念,即我們應敬畏電池如同敬畏生命,電池的復雜性非同一般,對待新能源電池要像對待一個有機體一樣,必須全面兼顧,切莫顧此失彼。”潘青海說。